中国设备管理协会

如何实施设备点检管理?
  设备的点检管理是一种先进、科学的设备管理体制,是全员设备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适用于各行各业的设备管理。
  设备的点检管理完全区别于传统的设备检查,是一种预防性的、主动的设备检查,通过对设备进行认真检查、诊断,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准确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劣化趋势,做到尽早发现设备隐患或异常现象,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突发故障,保障设备规定的性能,维持生产的正常进行。
  一、设备点检管理的理念
  设备"点检"是指为了维持生产设备原有的机能,确保生产和设备的安全运行,满足生产的要求,按照设备的特性,通过人的"五感"和简单的工具、仪器,对设备的规定部位(点),采用"八定"的模式,按照预先设定好的技术标准和观察周期,对该点进行精心、逐项地周密检查,查找其有无差错现象、缺陷和隐患及劣化(不良部位)趋势,以期早期发现故障,进行早期预防和早期修复。
  点检是设备预防维修和设备管理业务的基础,是现代设备管理运行阶段的管理核心,一切设备维修实施的行动始于点检。点检使设备隐患和异常均在故障发生前得到恰当地处理,做到既正确又经济。
  设备点检是对过去设备检查工作的规划化、系统化和程序化。通过设备点检管理,首先解决设备管理模式中的(设备)被动检修和盲目检修现象;其次,解决计划性检修管理模式中的设备失修和设备过度维修及重复检修的现象;最后,对设备进行定期测量,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设备的劣化趋势进行评价,确定设备的运行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可以实现预见性检修,大大降低检修成本,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提高设备投资效率和生产效率,是一种较经济的管理模式。
  二、设备点检管理体系的建立
  设备点检管理体系是以现场检查(点检)为起点、以点检员为主导、以预防维修(定修)为宗旨的管理体系,它既包含设备现场信息搜集和整理,又涉及维修的计划、组织、监督和验收。
  设备点检管理体系建立在以下"八定"基础上。
  1.定地点
  即预先设定好设备的故障点,详细明确设备的点检部位、项目和内容,以使点检人员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使之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点检。
  2.定周期
  点检周期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在确保稳定、真实的前提下,从本次对设备上指定的检查点进行点检开始,到下一次进行点检时的时间间隔。故对于故障点的部位、项目和内容均要有明确、预先设定的周期,并通过点检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进行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摸索出最佳的点检周期。点检周期的设定必须要保证设备运行安全,点检周期的长短,不能超过设备功能故障发生的时间,否则就失去了设备点检管理的意义。
  3.定标准
  根据设备技术要求和实践经验,确定点检检查项目的判定标准。点检标准是衡量、判别点检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据,也是判别此部位是否劣化的尺度。因此,凡是设备点检都要制订固定的判定标准,以使点检者掌握和熟悉,以便采取对策,消除偏离标准的劣化点,恢复设备的正常功能。
  4.定人员
  按照不同点检分类确定点检人员。从各种不同点检的实施人员来看,点检人员可以分为生产系统的操作规程人员(日常点检人员)、设备系统的专职点检人员和技术系统的精密点检人员三大类。
  5.定方法
  点检方法分为解体、非解体、停机、非停机、使用五感、仪表等。对于不同的点,应该采用不同的点检方法。点检方法与点检分类有密切联系。
  6.定表格
  即确定点检表格,在实施点检前,首先要制定每台设备的点检表格,包括设备名、编号、部位、项目及内容等。
  7.定记录
  即确定点检记录项目及相关分析,包括作业记录、异常记录、故障记录和倾向记录等。完整的记录为点检业务信息传递提供了有价值的原始记录。
  8.定点检业务流程
  点检作业和点检结束的处理对策称为点检业务流程。明确规定处理程序,急需处理的隐患和不良点由点检员直接通知维护人员立即处理,非紧急的问题则做好记录,纳入计划检修中。做到应急反应快、计划项目落实,以提高工作效率。
  三、设备点检管理的实施
  设备点检管理的实施,主要是指实施点检作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首先,点检计划的编制是设备点检管理的首要工作。点检计划是指点检人员实施点检作业的计划,由点检人员在点检作业前根据点检标准进行编制,作为日常点检和定期点检的标准化作业之内容。
  然后,按照点检规范对设备的点检部位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案,进行点检实绩记录管理。点检业务(包括生产操作的日常点检和专职点检人员的各项点检)的实绩管理,是设备管理业务中掌握设备实态运营的信息资料、分析总结和沟通业务、研讨改善对策、修正点检各项标准、制订维修费用计划并实行管理的P、D、C、A循环的重要一环,是管理规范化的反馈部分。点检记录包括点检实绩记录和点检实绩分析两大部分。对于点检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以恢复设备正常状态,并将处理结果进行记录。不能处理的问题上报至负责部门处理。
  四、设备点检管理的改进
  点检管理的稳定是相对的,而点检管理的改进是绝对的,要努力改进每一项点检管理业务,包括改进点检标准、点检方法、点检工作路线等,以期改进设备点检管理。其次,通过开展生产操作日常点检的改进、专职点检的故障预知活动、自主管理活动等推进设备技术革新和点检技术改进活动,改进设备点检管理。最后,通过改善维修保持设备性能稳定,维持设备精度及延缓劣化,减少因机件劣化而造成的损失,及时消除设备失效因素,尽可能地挖掘人、物、设备的潜力,最终改进设备点检管理。
  某公司在建立设备点检管理体系的初期,设备点检工程师在对铝电解多功能天车(A类关键设备)进行专业技术点检实施过程中,制定的点检标准仅依据了设备的技术要求,而忽略了设备对绝缘特性要求较高、以及高温、高粉尘的工作环境等因素影响,造成一段时间内故障率居高不下。在分析了铝电解多功能天车故障的频发部位、故障发生的原因后,重新修订了点检方法和点检标准,针对铝电解多功能天车的关键部位、易损坏部位适当增加点检的频次。针对高粉尘的现场环境,为了减少设备机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重新修订了铝电解多功能天车的润滑油脂标准,并严格执行;同时加强对设备润滑情况的点检。经过半年多的运行,故障率明显下降。由此可见,设备点检管理的改进是设备点检管理体系运行的一个关键环节,改进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改进才能有提高。
  当然,设备点检管理的改进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设备点检效率,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使设备的维修达到及时化和经济最佳化,这也是设备管理工作者一直努力的目标,需要不断地改进。
  五、应该注意的问题
  设备点检管理是复杂、系统的设备管理工程,在该项工作的实施和改进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点检行为的考核
  点检行为的考核属于企业绩效管理的范畴。现代企业重视绩效管理,因为绩效管理与企业的战略、企业的年度经营总目标休戚相关,绩效管理的目标应使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取得双赢,绩效管理过程是一个持续前进的循环管理过程。应该充分重视点检行为的考核,这是设备点检管理成败的关键。
  2.点检激励设计
  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兼顾市场的发展状况,综合考虑设计企业点检的激励机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点检人员一定的激励,以获得企业与点检人员双赢的目的,促进企业点检工作健康、顺利地开展。
  3.设备故障倾向管理
  观察对象设备故障参数、控制设备的劣化倾向、定量掌握设备工作机件使用寿命的管理称为设备劣化的倾向管理。设备劣化倾向管理是点检作业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设备故障倾向管理,最终达到设备点检管理的完善。
[字体:    ]